(中國馳名商標網訊)“2010年,我國企業遭受美國‘337調查’達19起,創歷史新高,并且全部以專利侵權為由而遭受調查。”這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賀化在今日南京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上作的工作報告所指出。
這份題為《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支撐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開創知識產權工作新局面》的工作報告,全面總結了“十一五”期間全國知識產權工作,深刻分析面臨的知識產權形勢,科學謀劃“十二五”時期知識產權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的主要工作任務。
報告中說,“十二五”時期,是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全面完成《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提出的近五年階段性目標任務、為2020年戰略目標實現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要充分認識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知識產權工作面臨的形勢。一方面,國際知識產權制度面臨深刻調整,知識產權國際化發展趨勢加速,合作與共贏仍是發展主流;另一方面,國外就知識產權對我國持續施壓,爭端糾紛規模不斷擴大。2005年以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的《特別301報告》,已經將中國連續6年列入“優先觀察名單”。近年來,針對我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我國企業境外知識產權糾紛高發,各對外出口行業不斷受到阻擊。
當前,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已經明確,未來五年,我國各項工作必須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面對目前新形勢和新的挑戰,報告中說,“要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知識產權工作的新需要”,“要準確把握現階段專利工作面臨的新要求”以及“知識產權的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